华体会(中国)行业重量报道:家装行业怎么个“乱”字了得发表时间:2020-12-28 09:49 周末沸点 买房的人多了,自然华体会(中国)的人也就多了。目前,中国家装市场正以20%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家装市场的规模超过5000亿元。在北京,十几家家装公司公开揭底: 家庭华体会(中国)利润率高达30%左右。巨大的市场蛋糕再加上高利润的奶油,所以家装业也就成了掘金业,业主也就成了待掘的金矿。家装公司付出了劳动,取得相应的利润本无可非议,但现实是家装中有无数的陷阱、埋伏,业主要想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要穿过家装公司的黑暗期诈手段,在这场利益博弈中努力一把,多占有信息,从了解**到掌握封堵“管涌”的方式方法,“3-15”消费者权益日到了,请看本报记者为您“见招拆招”。 监理公司老总抖搂家装灰幕“九字经”—— 从“上帝”到“孙子” “目前的家装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由哪些?”3月9日,面对记者采访,多年来从事家装监理工作的百万家园监理公司老总许国忠,聊起家装中的骗局和陷阱,熟悉得就像左手摸右手:概括起来就是市场是一个“乱”字,从业人员素质是一个“低”字,签订华体会(中国)合同是一个“骗”字,施工中材料是一个“劣”字,执行价格是一个“虚”字,施工进程是一个“磨”字,款项预付是一个“逃”字,售后服务是一个“推”字,家装监理是一个“松”字。这“九字经”把目前家装行业实施的黑暗欺诈手段抖搂得干干净净,不由得令记者称绝。 市场那叫一个“乱” 北京市朝阳区的孙先生于2004年11月30日与一家装饰工程公司签订了华体会(中国)合同,签的是70天完工,可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入住新房。华体会(中国)公司制作的门窗全部变形、开裂,所有的踢脚线接缝处全部开裂外凸,墙面凹凸不平,卫生间浴缸已经下沉,浴缸落水接头处华体会(中国)严重……在孙先生的催促下,华体会(中国)公司多次进行修补,问题依旧。几个月过去了,花费了17万多元华体会(中国)费,结果弄得精疲力竭,饱受了华体会(中国)“磨难”。 许国忠告诉记者,家居华体会(中国)合同不规范,华体会(中国)单位不按合同约定的做法去华体会(中国),使用非合同规定的装饰材料,施工中无故停工,未在约定时间内完工等;华体会(中国)工程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施工质量低劣;管线掩埋不按行业标准施工,安全隐患多;华体会(中国)破坏了房屋主体结构及承重结构;假冒伪劣建材多,甲醛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等,家装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乱套境界。 从业人员素质低 “昨天还在田间耕地,进城转眼间成了华体会(中国)技术工人,因此,有什么样的家装队伍,就出现什么样的华体会(中国)质量”。许国忠谈到这里有些忧心忡忡。据他介绍家装从业人员中,90%以上上岗前没经过岗前培训,有的不知木地板为何物的工人,铺起了木地板,分不清油漆种类的工人,干起了油漆工……他曾经见到一位消费者,妻子怀孕又逢乔迁之喜,本应该是喜上加喜的事情,做梦也没有想到,自从搬进那个新家起,就没有消停过。先是卧室的木地板翘起,接着60多平方米的木地板陆续瓦变起鼓;后来就有两条地板竟然崩开,从南墙一直贯穿到北墙,地面上的物品当时都被掀翻了,经过询问才弄明白,原来家装施工人员缺乏起码的铺装知识,是导致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位李先生要完成一套40万元的三居室华体会(中国),开工时就支付了60%的工费作为材料费。在华体会(中国)过程中他发现,华体会(中国)公司不但偷工减料,工人的技术水平也很低。与李先生签约的华体会(中国)公司将工程转包给了外县一包工头,几个工人是包工头从街上雇来的。 家装人员素质已成为制约家装水平的“瓶颈”。在北京市清河镇小营集贸市场北门外,就常年聚集着一群华体会(中国)工人,他们竟然成为了周边十几个公司里装饰华体会(中国)的主力*。 家装合同“骗”你没商量 一位消费者在2004年6月份进行华体会(中国),签订合同时有这么一项条款:对施工项目提出更改或撤销,视为部分违约,须向家装公司支付减项金额20%的违约金。他当时对此提出疑问,华体会(中国)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例行公事,放心签吧”。而在实际华体会(中国)过程中,业主感到原设计中有不合理之处,要求将衣柜从南墙移到北墙,书架从东边儿移到西边儿。本来是很简单的改动,但家中公司要收取近千元的减项费。还有一位消费者说:“我家的住宅是一套96平方米的两居室,和华体会(中国)公司签合同约定的华体会(中国)价格是6万元,但华体会(中国)公司没有统一配送环保材料,工艺水平也一般,到了中期验收交款时,项目没有增加,费用却比合同多出了3万元。工厂说是设计师当初把尺寸搞错算错了,而合同上有按实际发生计算的条款,如果我不给钱,工地就停工”。 据记者了解,还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在进行居室华体会(中国)时没有与华体会(中国)公司签订合同,出现问题后,往往是华体会(中国)公司说怎样就怎样,消费者只能任其摆布。这些陷阱主要有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条款不实,利己解释;少报工程量,让你空欢喜;偷换材料,赚取差价;相同材料,质量悬殊;混淆概念,多算费用。 家装材料难防伪劣 新房子华体会(中国)一年了,认定华体会(中国)上当受骗的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很气愤:“华体会(中国)完的房子是很漂亮,但漂亮的代价太大了,华体会(中国)完工都快两个月了,还不敢进家门儿,只要在新房子里待上十几分钟,立即感到恶心头疼”。 北京市质监局曾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河北产大芯板做过一次专项质量抽查,结果发现河北生产的大芯板多存在有害物质稀释放量超标的问题。但是这些不合格产品为什么还能进入北京市场?除了价格低廉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现在华体会(中国)市场非常混乱,华体会(中国)公司甚至包工头能直接与生产厂家建立联系,不少厂家的产品可以直接从工厂到了包工头手中,不经过市场销售,从而逃避了很多监管环节。 家装价格就怕“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消费者担心华体会(中国)公司在施工时做手脚,影响华体会(中国)质量,所以担心华体会(中国)报价过高也不敢轻易砍价,一些华体会(中国)公司就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华体会(中国)价格上大作文章,欺骗消费者。 “我经销过涂料,也对外承担过工程,对刷内墙涂料的整套业务十分在行。几个月前,我购买了一套一14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找到一家小有名气的华体会(中国)公司进行华体会(中国)。对方经过设计核算,报价6万元。”郑先生发现其在计算面积时有误差,导致总体价格明显偏高。据郑先生介绍,一般情况下,刷内墙涂料包括使用乳胶漆,墙面基底处理、刷涂料数遍等三大项,使用较为高档的涂料,每平方米报价十四五元,华体会(中国)公司应该是有利润的。但这家华体会(中国)公司报价高达每平方米20多元,而且还不讲价。郑先生粗略估算了一下,华体会(中国)公司仅刷涂料一项的报价就虚高了三四千元。由于这家华体会(中国)公司报价不实,郑先生果断地选择了另一家华体会(中国)公司。 由于与家装公司掌握的知识信息不对称,大多数消费者是在进入家装施工后才陆续发现问题的,虚高的华体会(中国)价格使消费者如坠云雾之中。其实主要有如此几项:设计图画蛇添足虚高总价;材料单含糊不清,报价虚高;中途更改设计,加入价格虚高的项目材料。 家装进程“磨”烦你 同期买的房子进行华体会(中国),邻居已入住两个多月了,张女士家的新房在华体会(中国)三个月又停工40余天后,再次开工个了。张女士为此很感慨:“幸好有消费者协会和华体会(中国)协会给我做主,否则,这场马拉松式的华体会(中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呢!”张女士要求对方承诺最后完工日期并赔偿损失,家装公司却说“合同中并没有此规定”。 预付款怎一个“逃”字了得 进行家庭华体会(中国)的消费者在与华体会(中国)公司签订合同后,首先要支付华体会(中国)公司20%~60%的首付款。一些地区不法公司在收取消费者的首付款后,卷款逃走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4年3月初,柳小姐决定将自己的新房交由长沙三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华体会(中国)。预付了3万元的工程款,公司却磨磨蹭蹭拖到3月18日才派施工队来,而且只买了点儿材料做了几扇门,此后公司再没有拿钱购买材料。时隔不久,干脆停工了。 5月22日上午8时多,柳小姐感到平和堂商务楼三石装饰公司的所在地,一打听,令柳小姐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三石公司卷款走人。情绪激动的人群中,有尚未领到工钱的施工队员工,有赊账供货给三石公司的材料商,还有数十位与柳小姐一样被公司留下没有完工的烂尾工程的业主。5月24日,三石装饰公司股东之一阳某迫于各方压力出面调节,着手清偿公司债务及退还十余位受害业主部分华体会(中国)款项。 华体会(中国)前是“上帝”华体会(中国)后变“孙子” 大连消费者冯先生正准备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家装公司售后服务不到位产生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和大连某华体会(中国)公司签订了家装合同,因担心华体会(中国)后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他与对方专门在合同中约定了工程保修期限。一个月后工程完工,冯先生的家人发现经华体会(中国)公司改动,家里的暖气不热,随后又发现厨房与餐厅之间的推拉门滑道推拉不畅。多次联系后华体会(中国)公司派人上门修理,然而,推拉门滑道修好了,但门板被华体会(中国)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别”碎了,此事未了,墙面上的乳胶漆又开始大面积起泡。冯先生再次找到华体会(中国)公司,尽管其承认工程质量有问题,但工作人员以种种理由推脱。冯先生不无感叹地对记者说:“真是华体会(中国)前是“上帝”,华体会(中国)后变“孙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体会(中国)公司老板告诉记者,华体会(中国)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揽活儿,尽快找到下一个工程,把钱赚到手。至于售后服务,的确考虑不多,公司一般也没有什么相应的规定,出了问题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对付对付就过去了。 行业监管松 2002年5月,建设部颁发实施了《住宅室内装饰华体会(中国)管理办法》,对住宅装饰华体会(中国)的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办法》还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为住宅室内装饰华体会(中国)的主管部门。家装市场有主管部门管理、有管理规章可遵循,为什么还会出现多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呢?“由于价格的问题,不少业主华体会(中国)时不请正规的装饰公司,而去找那些家装游击队,这是造成政府部门监管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市建委市场处的一位同志向本报记者解释说,如果业主选择的华体会(中国)公司不是获得了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华体会(中国)资质证书的正规企业,在出现质量问题向建委投诉,建委不会接受,原因是对非正规的华体会(中国)公司,建委难以采取有效的行政行为。 |